儿童文学 相关文献 1461篇

  探寻生命之意义及对现实世界的启发性思考——读《小王子》有感   

本文基于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创作,通过深入挖掘书中小王子的六段惊奇经历的核心内容,剖析人物形象,并结合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揭示《小王子》这本书对现实世界的启发,并呼吁人们探寻生命的本真意义,认识和平的重要性,思考关于理性认知和自我认识的问题,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像孩童般纯真。 [详细]
《戏剧之家》2023年07期

  广西民间童谣的审美特征探析   

<正>童谣古代也称“儿谣”“孺子歌”等,早在西周末年宣王时便有相关记载,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对于童谣概念的界定从古至今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其形式应合乐或是徒歌,其内容反映社会生产生活还是偏向于政治生活,其精神内涵是否能够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等。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人... [详细]
《南方文坛》2023年02期

  用心为学 作最好最真的文章——兼评杜伟《黎族汉族民间童话比较论》   

<正>民间文学是先民们生产、生活最直接、最诚实的记录。在那个原始而壮阔的时代,人们如何认知自然、宇宙和人生,如何思考“我从哪里来”“我将去往何处”,如何在迷惘中走过人生路,如何在威严的神前匍匐前行,这些命题的答案似乎都能在以神话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中找到。然而,民间文学有庞杂性、分散性... [详细]
《三角洲》2023年04期

  从“LOCK系统”谈儿童小说创作的策略——以《小公主》为例   

<正>美国著名作家詹姆斯·斯科特·贝尔(James Scott Bell)在美国《作家文摘》经典写作指导书《大师写作班》系列作品《这样写出好故事》中提出:“分析过几百种情节后,我整理出一系列简单的重要原则,称之为‘LOCK系统’。Lock代表主角(Lead)、目标(Objective)、冲突(Confrontation)和冲击结尾... [详细]
《参花(中)》2023年03期

  周作人与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经典化   

安徒生童话是世界文坛上的一朵奇葩、世界童话宝库中的瑰宝,它们被翻译到中国后不是天然的经典,其经典地位须在经典化过程中再次确证。周作人通过译介、研究安徒生童话,不只开启、推动它们在中国的经典化进程,且确认它们在中国的经典地位。在他看来,它们是吻合儿童心理的童话,是富有诗意的童话,是... [详细]
《中国文学研究》2023年01期

  孤独绽放——探析安徒生童话中的生命存在真相   

本文通过阐述《海的女儿》《野天鹅》《柳树下的梦》《幸运的贝儿》(其中《海的女儿》《柳树下的梦》《幸运的贝儿》均被认为具有安徒生自传色彩),来探析安徒生童话中传递出来的孤独意味。这种孤独,从个人角度来看,是安徒生的人格、经历以及命运等烙下的特有刻痕;从生命角度来看,则是每一个尘世中...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3期

  中国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焦虑与对策   

<正>“在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流派共有两个:这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1))作为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起源于欧洲,诞生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文化语境中,且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比肩而立。通常说来,浪漫主义崇尚抒情、写意,现实主义旨在再现、写实。而写意和写实,恰好是中国文学传... [详细]
《当代作家评论》2023年01期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研究   

人文精神指重视人的价值、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思想态度,培养人文精神必须从儿童开始。儿童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种类繁多,明确其地位、规范其创作、出版和发行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人文精神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出发,探析了儿童文... [详细]
《时代报告(奔流)》2023年01期

  颠覆、组合与调动——《小红帽》中“狼”形象的变异研究   

经典童话故事《小红帽》中的“狼”形象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多呈现扁平样貌,直至近代出现的新文本《小红帽》才让“狼”的形象有所丰富。古典时期的狼是人类七宗罪的不同组合,反映了人内心的愿望与诉求,有助于人们正视并战胜心底潜藏的欲望与伦理缺陷。绘本《小红帽》抹去性别意义,摒弃原始文本中的性意... [详细]
《名作欣赏》2022年35期

  广府童谣的戏谑与观念   

在广府文化中,广府童谣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广府童谣以戏谑的方式呈现社会变革,是社会观念表达和冲突的集中表现,演化为民众观念的艺术化表达。广府童谣成为明清以来农工商阶层生命活力的真实记录,也是民众试图打破传统等级思想观念的历史真相。 [详细]
《名作欣赏》2022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