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文学 相关文献 21123篇

  浅析布莱希特的戏剧观   

布莱希特不仅是拥有卓越创作力的剧作家与诗人,同时还是擅长借鉴他人观点并提炼出新见解的戏剧理论家。比如,他早年就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到戏剧有唤醒民众、改造社会的功能后,主张以“陌生化效果”来创作富含时代特征的“史诗剧”,接着又从毛泽东的《矛盾论》中真切体悟了矛盾分析法,并将其在... [详细]
《戏剧之家》2023年08期

  试比较莎士比亚与丁西林的喜中带悲风格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与中国剧作家丁西林,在喜剧创作中同样采用喜中带悲的创作风格,在主要的喜剧基调上,用具有悲剧色彩的情节来达到喜剧的高潮,或用悲剧性的背景来结构喜剧。本文通过对二人喜剧中喜中带悲风格的对比研究,发现中西不同戏剧家运用这种方法的异同,从戏剧本身和戏剧主题的角度,分析这... [详细]
《戏剧之家》2023年08期

  《牡丹亭》中《诗经》阐释的文学功能   

《牡丹亭》涉及多次《诗经》阐释,从人物出发分为以毛、朱为主的经学阐释和以“情”为主的文学阐释。这恰好是明前中期尊朱尊毛的经学阐释和明后期文学阐释的一个缩影。并且其作为剧中元素发挥着特定的文学功能,结构上关合剧情、埋设伏笔,主题上揭示戏剧情与理的矛盾,且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具...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出位之思与跨媒介叙事的互文性——《倾城之恋》文学及电影文本的细读   

从抽象性的语词叙事到具象化的图像叙事,《倾城之恋》的文学文本充盈着出位之思的美学考量,以原著为底本改编而成的电影文本作为二次创作则与文学文本构成互文的关系:一方面,文学文本的出位之思为电影文本的改编提供最初的基础,许鞍华的改编正是基于原著呈现的核心意象与主要意旨;另一方面,电影文...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8期

  情感、仕途、释道:汤显祖的经历对《牡丹亭》创作的影响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善古文诗词,亦晓天文地理、医药卜筮之学,但以戏曲创作为最。本文立足于明朝中后期这一时代背景,由汤显祖的成长经历出发,纵向梳理他的生活轨迹和人生历程,主要分析情感生活、仕途经历、释道思想对其戏曲创作的影响,进而透视他戏曲创作三十年间创作观念的变化,具体以《牡丹亭》为...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8期

  “困兽且死斗”之精神——论白薇《打出幽灵塔》   

白薇的《打出幽灵塔》描写的是一个黑暗压迫的世界,生活在其中的儿女们为着自由和幸福奋力打破这塔,付出了血的代价。其中的女性力量令人震惊,她们自己拯救了自己,越是绝望之中,越能生发出冲破一切桎梏的勇气和力量。幽灵塔打破了,她们也从此得到现实与精神上的重生,表现了强烈的反抗精神。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8期

  《天边外》悲剧艺术精神反思   

《天边外》是尤金·奥尼尔创作生涯中乃至20世纪美国戏剧的重要转折点,该剧较为典型地体现了尤金·奥尼尔对悲剧的理解与诠释。本文通过对《天边外》悲剧性及悲剧戏剧实践的分析,解读奥尼尔如何阐释“高级的乐观主义”。 [详细]
《戏剧之家》2023年07期

  浅析古希腊诗歌与西方早期歌剧的联系   

古希腊文明奠定了整个西方文化的基础,古希腊诗歌与古希腊音乐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古希腊诗歌的部分内容对西方后世音乐的内容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在巴洛克时期的歌剧的咏叹调中能找到古希腊抒情诗的影子,古希腊诗歌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也与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及更早期的歌剧所表达的意义... [详细]
《戏剧之家》2023年07期

  困惑与自由:中国现代话剧的人物塑造——以吴祖光《风雪夜归人》为例   

我国著名编剧吴祖光剧作《风雪夜归人》讲述了在民国风雨飘摇的大时代背景下,围绕在名伶魏莲生周围的数个人物的悲欢离合故事。魏莲生享受过年少时纸醉金迷的繁华,也经历过年老曲终人散的潦倒落寞时分,他和官僚姨太太玉春的爱情是为了追求精神自由付出了生命代价的一曲悲歌。本人试着结合当代年轻人关... [详细]
《戏剧之家》2023年07期

  深情的关注 诗意的解读——论田汉的戏剧批评   

田汉的戏剧批评与其社会批评、创作生涯、戏剧活动和组织领导工作紧密结合,伴随其一生。他的戏剧批评包含在理论研究、政策阐释、工作报告、评论、咏剧诗等各种形式的文章中。他的戏剧批评站在人民的立场,对作品进行诗意的解读,以真挚的感情评价戏剧家。他的戏剧批评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今天的批... [详细]
《民族艺术研究》202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