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喜杂志
登录
|
免费注册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帮助中心
|
阅读器
文献
期刊
吾喜首页
小说
|
诗歌
|
散文
|
民间文学
|
音乐
|
舞蹈
|
影视
|
摄影
|
书画
|
更多>>
文艺专题导航
文艺理论
诗歌、韵文
戏剧文学
小说
散文
杂著
民间文学
儿童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报告文学
音乐
舞蹈
戏剧
影视
书画篆刻
摄影
工艺美术
文艺
相关文献 1746349篇
排序:
发表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运用“三美”理论评析When You Are Old两译本——对比分析袁可嘉和傅浩译本
When You Are Old是诗人叶芝的早期作品,凭借着质朴的诗句和情真意切的深情感染了一众读者,诗作经久不衰。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一直以来作为汉语格律诗英译的标杆,成为翻译界广泛探讨和挖掘的对象。英语诗歌虽然与汉语诗歌存在巨大的语言差异,但从意、音、形三个视角切入翻译,二者又有贯通...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周瘦鹃翻译生态环境管窥
周瘦鹃的翻译生涯处于晚清向“五四”过渡的新旧交替的时代,他的翻译生态环境从各个层面见证了这段时期翻译界的历史变迁。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中兴三大诗人的儿童观——儿童地位的区别性
儿童在中兴三大诗人的诗中是被区别对待的,表现为性别上的男女之别、关系上的亲疏之别。诗中对男童集中诗笔,着力刻画,对女童的关注和表现则少之甚少,对关系亲近的自家儿孙倾尽无限的喜爱与赞美,对关系疏远的奴役劳作的童仆则十分漠然。中兴三大诗人关于儿童地位区别性的这一儿童观受古代社会男权主...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从“白雪公主”到“疯女人”——论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复杂性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笔下较为复杂的女性人物,经历了从“白雪公主”到“疯女人”的角色转换:“白雪公主”模式是早期的安娜受制于家庭和丈夫的生活写照,她在成为“家中天使”的同时也沦为“受难者”;当她发出寻找自我生活的呼声后,就变成男性眼中的“妖女”,并以女性的颠覆性潜力示人;最后安...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聊斋志异》中婴宁形象分析及其文化意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堪称我国文言短篇小说之桂冠。在《聊斋志异》中,《婴宁》是特殊的一篇,它突破了以往传统的狐仙题材,刻画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婴宁,她爱花爱笑,活泼率真,颠覆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婴宁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彰显了对真善美理想社...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规训与反抗——对《已知的世界》的福柯式解读
爱德华·P.琼斯(Edward P.Jones,1950—),是当代著名的美国黑人文学作家。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已知的世界》书写了内战前美国南方黑人奴隶主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突破了肤色对立和种族意识的局限,再现了美国历史上蓄奴制问题的复杂性。本文通过福柯的权力理论来解读《已知的世界》中规训权力的...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边框的解构——帕慕克《新人生》中叙述空间的开放性
当代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擅长以族裔文学中“故乡的忧郁灵魂”反映多元文化与文明共同关注的问题,与复杂的主旨相配合,叙事技巧方面帕慕克小说以边框的解构营造开放的文本空间,打破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严格限制,人物穿梭于多维空间展现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文本的多元解读提供基础。《新人生...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解读《索拉里斯星》中的空间形态
波兰著名的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在其科幻小说《索拉里斯星》中将海洋与星球的意象结合,构建了一个人类无法认知的空间对象,以此讽刺人类中心主义,表达人心和太空可能都无法被窥测的主旨。本文基于对《索拉里斯星》文本、爱德华·W.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及相关文本的细致阅读,分析小说中空间的形...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摩尔·弗兰德斯》中新门监狱的象征意义分析
《摩尔·弗兰德斯》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摩尔命运坎坷的一生。以往学者对本书的研究一般将关注点放在摩尔的身上,然而作为本书重要意象之一的新门监狱却很少获得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新门监狱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新门监狱揭示人性之恶与社会之恶,新门监狱代...
[详细]
《名作欣赏》2023年09期
浅析布莱希特的戏剧观
布莱希特不仅是拥有卓越创作力的剧作家与诗人,同时还是擅长借鉴他人观点并提炼出新见解的戏剧理论家。比如,他早年就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到戏剧有唤醒民众、改造社会的功能后,主张以“陌生化效果”来创作富含时代特征的“史诗剧”,接着又从毛泽东的《矛盾论》中真切体悟了矛盾分析法,并将其在...
[详细]
《戏剧之家》2023年08期
<
1
2
3
4
5
6
7
...
174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