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瓶颈 探索深度学习——以岳麓版必修Ⅱ“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为例
分享到:
<正>深度学习的理念于20世纪40年代已有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到2006年由Hinton等人正式定名。这个理念最早关注对象并不是人,而是物(即计算机)。深度学习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孙志军、薛磊、许阳明、王正《深度学习研究综述》)。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本文共计5页)
[继续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