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两市:近代海州城市格局变迁研究(1855-1938)
分享到:
清代末期,苏北地区的贸易因大运河的衰败而逐渐转向沿海。王朝试图用业已繁盛的青口港代替淮关的部分功能,因而设计了海州——青口为主线的城市格局。清末民初,沈云沛和许鼎霖等地方士绅逐渐主导了海州,他们通过实业开发、开埠、争取铁路等方式使新浦镇取代没落的青口镇成为海州新的出口,从而形成海州——新浦的城市格局。民国中期,国家主导下陇海铁路及连云港的修筑使新浦镇成为海州的中心城市,连云港成为国家的港口,海州地区形成新浦-连云港的城市格局。海州城市格局的转变既是区域发展的结果,也是海州政治力量变化的反应。然而,海州的内在政治语境和经济困境一直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共计12页)
[继续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