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文章
kIndex
rev
<正>我是因为封面上的"梁实秋"三个字注意到这份材料的。真的,很娟秀的一笔行楷,"梁实秋"的名字下面还有一方朱印,时间是民国三十一年。好在不贵,拿下再说。一看即知,这是一卷法律鉴定书,不像是和散文家有什么关系的。但我心里还是怀着一丝侥幸,万一撞上了呢?这卷材料的第一页上不也明明写着"北京大学"吗?保不准散文家那时候也"深入生活"呢?(本文共计3页) [继续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