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旗下电子杂志网站
充值中心
我的数字书房
我的购物车
下载阅读器
首页
文化
文艺
科普
教育
财经
机构阅览室
杂志
文章
kIndex
rev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杂志分类
文学博览
综合文学
诗歌韵文
戏剧文学
小说
散文杂著
报告文学
民间文学
儿童文学
曲艺
少数民族文学
居家生活
女性天地
金色晚年
中小学
高等教育
经济管理
科普世界
休闲广场
艺术殿堂
党政党建
数字时代
汽车族
军事天地
法制时空
人物巡礼
北方文学
2019年第35期
主办:黑龙江省作家协会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种:中文;
ISSN:0476-031X
电子杂志订阅
如何购买杂志>>
本期:
5.00
元
全年:
4.00
元/期,全年36期, 共
144.00
元
立即节省:
36.00
元
分享:
其他年期订购
全选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06年
本期目录
《祝福》与《为奴隶的母亲》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罗静;(7-9+23)
“流年”中的“离歌”——试论李秋沅小说中的悲剧精神
邢艺凡;(10-12)
余光中散文的语言特色论略
苏钰;(13-15)
方方小说对萨特存在主义的接受
周瑞智;(16-17+23)
“边缘性”理论视野下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以巴金《寒夜》为例
胡俊;(18-19)
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分析《故事新编》中的神话模式
张坤琦;刘洋;(20-21)
鲁迅短篇小说《祝福》研究——色彩意象的描写
周环玉;(22-23)
浅论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的“张腔胡调”
李文俊;杨永青;(24+26)
黄土地上的童心与童趣——浅析宁夏作家儿童文学创作研究
胡荻;(25-26)
更正
(26)
葛水平:植根于民间的人生形态与文学创作
赵玲丽;(27+30)
毕飞宇小说的语言艺术与叙事文本的联系
余勇刚;(28+30)
从“聋哑”到“飞行”——论双雪涛的成长型青春写作
张梦茹;(29-30)
诗人姚华缘何爱以菊花入诗
敖灵;(31+43)
《三国演义》甘宁形象论
迟羽西;杨敬民;(32-34)
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地域叙事
赖晓君;李瑶;(35-37)
“孤鹜”还是“孤雾”?——王勃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
王增进;(38-40)
唐诗宋词中修辞手法的翻译赏析
王晶;(41-43)
模山范水难为足 讽世伤时恨有余——曾极《金陵百咏》简论
王强;(44-45)
《琵琶记》与明清俗曲
张晓咪;(46-47)
以花草树木尽书己情——浅析南朝文学家鲍照乐府诗中的植物意象
薛姗;(48-49)
杨万里茶诗中的茶情
谢晓雯;(50-51)
《牡丹亭》“寻梦”、“玩真”语言对比分析
庄黄倩;(52-53)
浅析郭店楚简《穷达以时》天人关系
何羽添;(54-55)
杜甫《望岳》诗探微
刘美丽;(56+58)
张炎《词源》词学理论探微——以姜白石词为例
万珺冕;(57-58)
论《圆圆曲》诗歌对戏剧叙事技巧的借鉴
李沛婕;赵玉霞;(59+61)
红楼梦大观园的多重隐喻
董会强;(60-61)
李白与荆州
毛淑静;(62+64)
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礼俗
梁英;(63-64)
论杜甫诗歌在当代的启示意义
廖珺;(65+67)
刍议秦汉文学世界的诗言情观
田亮;(66-67)
从神圣到世俗:《高唐赋》与“刘晨阮肇”中的人神关系
斯马徽晗;(68+77)
安东尼奥·马查多诗句中的自然意象浅析——以《卡斯蒂利亚的田野》一书为例
李钰;(69-71)
论《雾都孤儿》中的热病与阶级压迫
刘仲岳;(72-74)
《道连·葛雷的画像》:灵肉斗争中的道德精神
贺婷婷;(75-77)
《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人物形象解析
刘奕;(78-79)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查尔斯·金斯利《水孩子》解读
孔咪;(80-81)
伍尔夫早年的创伤经历与她的孤独
胡波莲;(82-83)
寻觅失落的亲情——《失落的秘符》中父子关系解读
金倩;(84-85)
论加缪小说《局外人》的荒诞产生机制
陈慧;(86-87)
艾丽丝·默多克《黑王子》中的叙事伦理
吴雨宁;(88-89)
爱的教育——《杀死一只知更鸟》家庭教育观的启示
龙泉;(90-91)
浅论奈拉·拉森作品中黑人女性身份的逾越
马莲;(92-93)
中古波斯文学中诗歌载体的意义
杨永青;龚雪薇;(94+96)
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特点的分析
王丽敏;(95-96)
对比手法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应用价值
李爱联;(97+99)
英美文学中的爱情婚姻观——以《傲慢与偏见》为例
付铮;(98-99)
《追风筝的人》阿米尔的形象分析
赵端阳;(100+102)
韩国现代文学中的华人形象探析
陈新;(101-102)
从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剖析《傲慢与偏见》中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
刘程;(103+105)
浅析布朗肖的死亡观——以《死刑判决》为例
刘茜芸;(104-105)
试论井上靖小说《僧行贺之泪》与《天平之甍》的异同
齐笑一;(106+108)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冯内古特《猫的摇篮》研究
杨凤;(107-108)
《戴妈妈》中“秉烛游行”的多重涵义
刘晓丽;(109+116)
民间立体造型艺术榄雕的美学价值与传承保护
王瑞;(110-112)
“贯穿动作”在角色创造中的重要性
王紫璇;(113-114)
释文心,寻画道——当代中国画“文人气”之管见
徐桑妮;(115-116)
钢琴作品《浏阳河》作品分析及触键技巧
金英;(117+119)
戏曲演员舞台表演中的艺术修养探究
吉海燕;(118-119)
宗炳《画山水序》再读
赵佳琦;(120+122)
小剧场戏曲剧本创作探究——以小剧场戏曲《三生》为例
张丞;(121-122)
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戏仿”理论研究
刘莹;(123+125)
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
孟彩霞;(124-125)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基于文艺创作之中的分析
陈溪;(126+130)
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的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
韩雅怡;周子惠;(127)
苏北百年古镇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刘岩琨;辜鑫;王莉;(128-130)
从《了凡四训》看《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命运观
周桂林;(131-132+146)
伽达默尔对“偏见”合理性的论证
张敬雅;(133-134)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调节功能的研究
马娟;(135-136)
新媒体环境下脱口秀主持艺术风格的特征
赵真;(137-138)
对《神谱》的哲学解读
刘文钊;(139-140)
绘本故事的多模态文本分析——以绘本《公园里的声音》为例
李晓君;(141-142)
漫谈当代大学生英文表达的中式英语现象
潘艺;唐明安;(143-144)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探索探讨
史薇茹;王伟佳;(145-146)
浅谈俄罗斯汉语教学网站的发展现状与平台建设
马珊珊;(147+149)
王阳明心学——致良知与童心说
卢翘楚;(148-149)
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研究
李红梅;(150+152)
《后汉书》李贤注中征引修辞研究
陈敏祥;(151-152)
浅议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杨雨;(153+155)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
王晨;(154-155)
浅谈汉语言文学对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杨思源;张龙;(156+158)
以福柯空间话语解读《1984》
吕瑞洁;(157-158)
简述复调理论在国内小说中的体现
姜姗;(159+161)
汉英图情期刊文献摘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对比分析
王美娜;张莎莎;(160-161)
中国交际礼仪的发展以及现状梳理
江明;(162+164)
可视音乐治疗对发育迟滞患儿语言康复的价值分析
柴丽华;(163-164)
解忧良方——0-4岁情绪管理绘本推荐
陈小凡;(165+167)
《单向度的人》启发有感
刘玉琳;(166-167)
TPACK框架培养对工程教育认证的支撑研究
刘美玲;李艳娟;高心丹;(168+170)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建设探讨
张睿;(169-170)
中国原创商业漫画中的文字版式设计研究
富正一;(171)
儒家忠恕思想中所包含的伦理内容在当代的价值
干宇洁;(172-173+176)
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段仕媛;(174-176)
动漫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浅析
李柏言;(177-178)
从中国传统孝文化论当代啃老现状
王源锦;(179-180)
论中日文化差异
张林;(181-182)
从语言角度看中日文化异同
覃嫣红;(183+185)
中韩年糕文化对比研究
李文丽;(184-185)
浅谈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渗透
王芳;(186+188)
武汉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资源分析
姚燕;曾伟雄;杨洋;(187-188)
论贯云石《孝经直解》中的文化认同思想
阿比代·阿力木;(189+198)
马君武翻译“相等”与奈达“对等”比较研究
刘雯雯;(190-192)
汉英话题链对比及中华典籍英译策略研究——以《卖柑者言》为例
李若晨;(193-195)
基于关联理论翻译观探究词义推断策略
李多;(196-198)
翻译美学理论下杨宪益《离骚》英译本中美学特征浅析
韩雨蒙;(199-200+210)
建构主义翻译学视角下《北京周报》双语文件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李佳;朱月芳;(201-202)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内蒙古草原文化外宣翻译研究——以景区公示语为例
闫维康;(203-204)
关联翻译视角下浅析——纪伯伦《On Death》原文及三个译本透视
谭方圆;(205-206)
跨越传统的翻译变革——《数字化时代的翻译》评述
张亚北;(207-208)
受众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及译法分析
杨蓓;(209-210)
《夜莺与玫瑰》中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韦桂柳;(211+213)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哈译方法探析
古丽加米西·托克达尔汗;(212-213)
基于关联理论视阈下英文童话翻译策略研究——以王尔德《夜莺与玫瑰》为例
温鹏程;(214+225)
中国戏曲对外传播视域下的戏曲教育改革研究
庞庆;(215-217)
卓越幼师生视域下“讲故事”创编与表演能力的探究
于丹丹;(218-219)
奥尔夫教学法对高职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潘晨;(220-221)
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特点与管理实践研究
张竞月;(222-223)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优化策略
吴建红;(224-225)
浅析小学语文的文学意识和文学知识的养成策略
曲秀梅;(226+228)
高校舞蹈互动教学模式
王晓晖;邹曼璐;(227-228)
字体设计在高职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创新改革
关兴华;(229+231)
中职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贾杨;(230-231)
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苗铁成;(232+234)
论阅读与写作的交融性
当青贡巧;(233-234)
探究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路径
孔江;(235+237)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以教学《卖炭翁》为例
罗建丽;(236-237)
试述小学语文儿童文学阅读的开展
姜永静;(238+240)
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崔凤玲;(239-240)
对SVOC句式的认知语义分析
覃春;(241-243)
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郑子瑜;(244-246)
汉语词类的动态网络研究——以多义词“把”为例
陈炫宇;(247-249)
原型范畴论与一词多义现象
修雯雯;(250-252)
粤西闽语东海岛雷州话词汇变异研究
吴翠霞;(253-254+265)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国内研究简述
杨琳玲;(255-256)
法律文本中“的”字条件句的翻译及其区别:以《劳动合同法》的三个译本为例
郝鹏祥;(257-258)
英语导游词语篇分析研究
冯轶睿;(259-260)
“精”字的类词缀化属性
李紫微;(261-262)
英山方言的状态形容词研究
胡婕;(263+265)
试论语言学的领先性
张潇之;(264-265)
释意理论视域下萨拉米技巧在英语翻译中的实用心得
徐桢;(266+269)
古汉语常用词研究综述及研究模式初探
张维嘉;(267+269)
浅析“思”的语义演变和现实意义
李小红;(268-269)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码转换在歌词语篇中的现象
龚雪薇;(270+272)
浅析构式压制下的名词动用现象
余天玲;(271-272)
“求+V”结构试析
宋锦涛;(273+275)
语言非范畴化过程中的主观性探究
白新杰;(274-275)
基于认知图式理论构建以英语为母语的口语图式网络系统
张美婧;(276+278)
汉泰姓名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孙艳;(277-278)
浅析中式英语的流行
宫男;张青贤;(279+282)
汉语化妆品广告语篇中的隐喻分析
郭雪杰;(280+282)
利用会话理论分析“不是我说你”
丁鑫美;(281-282)
语法隐喻浅析
代征;(283+286)
邓元锡师友关系及其著述考略
吕幸;(284-286)
《心是谓中》命论观探析——东周天命思想的新发展
赖树金;(287-288+290)
羌族碉楼历史功用变迁——以四川茂县为例
雷光芳;(289-290)
明清徽商未能演变为“体制外异己力量”的宗族原因
杨治平;(291+293)
8世纪末西北丝绸之路南道研究
张杉;(292-293)
梁启超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罗佳璇;(294+301)
寻找与救赎——沃尔特·赛勒斯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何丽娟;(295-297)
关联理论下美国情景喜剧字幕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以《老爸老妈浪漫史》为
季雪美;(298-299)
从“缩影”回到“本身”——对电影《白鹿原》的简浅评论
金信仪;(300-301)
戏剧影视表演艺术中的有机交流方法探究
张寅轩;(302+304)
自成一派——独有的杜琪峰电影美学
李想;(303-304)
与北方文学类似的杂志,也很不错哦!
蒲松龄研究
安徽文学
百花洲
北大荒文学
边疆文学
往期回顾
2020年31期
2020年28期
2020年26期
2020年25期
2020年24期
2020年23期
按年查看:
更多>>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06]
点击排行
1
摩托车
2
电脑爱好者
3
人像摄影
4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5
电脑迷
6
电影文学
7
名作欣赏
8
科技风
9
魅力中国
10
家电检修技术